从“假装洗澡”到军营筑梦——董三玮591分考取武警工程大学
去年哥哥董三彰的广西大学升学宴上,不见弟弟董三玮的身影。彼时,这个即将升入高三的少年,正在教室与时间赛跑。当被问及"今年你的升学宴哥哥会来吗",身高一米八的董三玮突然笑得像个孩子,连声应答:"他来了!来了啦!"——此刻的他,已是武警工程大学的准新生。
谁能想到,眼前这个牛高马大军校生,小学三年级来到正源的第一天,因为初来乍到的胆怯害羞,还曾经躲到澡堂里“换条衣服就转身出来”,假装洗了澡。
董美秋、谭青兰夫妇俩最早在广东打工,后来回东湖圩小山村养鸡。董三彰、董三玮兄弟俩随着他们回到耒阳,分别插班到正源小学三四年级。
380亩正源校园里绿树成荫、鸟语花香,老师和蔼、同学友善,董三玮很快适应过来,如鱼得水,上课认真学、认真写,下课就绕着西苑爬山捉迷藏,和同学们开开心心打成一片。
原本小学“语文很差”,“从没拿过奖”的他,插班小学三年级不到一个月,在一次作文竞赛中爆发出洪荒之力,“不知道怎么回事”就有感而发,笔下如滔滔江水般停不下来,唰唰唰地写出一篇1000多字的得意之作,“第一次拿奖,还拿的是二等奖,太开心了!”回顾自己“学术生涯”中“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奖”的荣耀与喜悦,董三玮时至今日依然喜不自禁,乐开了花。
这无忧无虑的正源童年回忆,是他溢于言表的快乐与美好。
包括厚厚的《西游记》《水浒传》《三国演义》名著阅读,两天一节阅读课,专职阅读老师带着他们探讨环境、梳理情节、评价人物,一个个趣味盎然的故事中,一篇篇经典章节娓娓道来,“很有趣,很精彩,很感兴趣。”不知不觉间,厚厚一本名著一年学完,期末再来一场全员参与的四大名著阅读知识竞赛,之后继续展开下一本。即使“能力没那么强”只能当观众,在台下为台上的选手同学们鼓掌喝彩,董三玮同样兴高采烈,乐在其中。
如诗如画的正源校园里,当初那个胆怯害羞的董三玮,不知不觉间已是整天欢快活跃乐呵呵,而且既豁达又开朗。即使因为成绩上稍逊一筹,高中排在年级一百六七十名没进到北京励志行的120人名单,看到同学们北京励志归来挺开心,他也兴致不减,同样开开心心地扎进人堆里听同学分享北京见闻。“因为同学们都很好。”
四年级那年顺湖远足,来回五十里路,他至今记得腿麻到像不属于自己的滋味。那天回到校门口,他几乎是拖着腿挪进寝室的,鞋子一脱,脚底板全是水泡,腿麻得站不住,可躺到床上,却咧着嘴笑。现在想起那五十里路,他说“有点苦”,但更多的是痛快 —— 不是没累过,是累过之后还能坚持的骄傲。这种 “别人能行我也能行” 的韧劲,后来成了他骨子里的东西,不管是学习遇到难题,还是运动锻炼到气喘吁吁,他总想起那天夕阳下,一群孩子互相搀扶着走进校门的背影。
“一日两千,一生康健”日常跑操,每天课后打球运动,一年一度徒步往返五十里远足野炊……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锻炼身体、放松身心的同时,也让他与同学们的感情与日俱增。阳光上进的董三玮总是脸上有笑、眼里有光。他说正源的全封闭式环境就像部队一样,单纯、上进、风清气正。
这里的风清气正,不仅是努力学习、积极锻炼、诚实守纪,还体现在严控零食、严抓手机、杜绝垃圾食品、坚守健康食材等诸多细节,以及一届届学子们薪火相传的奋发精神。
“听党话,跟党走,走正道”,政治老师出身的罗校长,历来鼓励正源的优秀学子报考军校,对于携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军校生厚爱有加。每年高考季,学校都会隆重表彰考取军校警校飞行员的正源学子,树立榜样激励孩子们见贤思齐、报效祖国。
初中时看到学长学姐携笔从戎的飒爽英姿,董三玮就觉得“那地方适合我”;到了高中,这种感觉更是日益强烈。
物理类591分的高考分出来后,填报志愿时,董三玮毫不犹豫地填了军校——第一志愿空军工程大学,第二志愿武警工程大学,反正都是科技强军、科研报国,不管录到哪一个,他都很开心。
身体好、能吃苦、守纪律、爱锻炼、爱学习的董三玮,在憧憬即将到来的军营生活的同时,也已早早规划,到了军校里还要考研,继续深造。
从澡堂里慌张更衣的孩童,到迈着军人步伐的军校新生,董三玮的成长恰似那五十里远足:步步踏实,终至远方。如今,兄弟二人各自启程,正在书写属于他们的时代篇章。
http://www.audasee.com/Item/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urMv2hQcKrOQsgKQ9QHFdQ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
相关文章
-
没有相关内容